本文目录一览:
农业机械维修的整机或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是多久
1、农业机械维修的整机或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,根据相关规定,通常是自维修竣工之日起不少于3个月或者行驶里程不少于1000公里。在质量保证期内,如果出现因维修质量原因导致的故障或损坏,售后维修服务提供者应当负责免费返修。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农业机械使用者的权益,确保他们在维修后能够得到一定时间内的质量保障。
2、注:《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》要求整机或总成的修理质量保证期为3个月。
3、质量保证制度是维修服务的关键组成部分。维修后的农业机械在三个月的质量保证期内,如果因维修质量不合格,维修方需无偿进行再次修理(第十六条)。无论是整机还是总成,维修质量的保障期限均为三个月。维修配件销售者对其销售的产品质量负有责任。
4、维修工作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,若维修质量不达标,维修者需在3个月内免费重新进行修理,这是对整机或总成的明确规定。对于销售的农业机械维修配件,销售商需对其质量负责。配件必须明确标注产品名称、生产厂名和厂址,并附带质量检验合格证。在质量保证期内,配件享有包修、包换、包退的服务政策。
河北省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办法(2022修正)
第一条 为加强农业机械维修管理,提高农业机械维修质量,保障维修经营者和送修者的合法权益,根据国务院《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》和《河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》,结合本省实际,制定本办法。
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对农业机械及其驾驶、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,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,保障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,促进农业机械化事业和农村经济发展,依据国务院《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》、《河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》等法律法规,制定本办法。
根据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,维修者需满足特定条件并取得相应资格。首先,维修者需具备符合农业行业标准的设施、人员和技术条件,获得《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》后,还需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,方可开展业务。维修业务分为综合维修和专项维修,综合维修又分为三级。
根据国务院《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》精神,为加强农业机械的管理,保证农业机械正常使用,特制定《农业部农业机械设备管理暂行办法(修正)》。
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工作,维护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秩序,保护农业机械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根据《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》等法律、法规,制定本办法。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农业机械事故(以下简称农机事故),是指农业机械在作业或转移等过程中造成人身伤亡、财产损失的事件。
对未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的行为如何进行处罚?
第三十八条,若未经许可,农业机械维修单位未持有技术合格证书而开展维修活动,县级以上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将处以二千元以下罚款,并通知工商部门进行相应处理。第三十九条,对于违反第二十一条的行为,违规单位将被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改正,并可能面临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处罚。
超越维修范围、无法提供技术保障的维修项目,将受到200元至500元的罚款。对于违反规定中有关条款的行为,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第十三款中的违规行为,农业机械化部门则负责罚款500元至1000元。另外,农业机械维修者未按规定悬挂合格证或填写维修记录,将被警告并要求改正,拒不改正者将面临100元以下罚款。
- 第三十八条规定,未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而进行维修活动,县级以上农业机械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停止,并处以500元至1000元罚款。- 第三十九条针对未取得驾驶培训许可证擅自培训的行为,违规者将被停止活动并没收违法所得,罚款额度为违法所得的1-3倍,无违法所得的将面临2000-10000元罚款。